为大力推动PPP模式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,交通运输行业积极主动作为,大胆尝试,在完善沟通协调机制、强化项目精细管理、鼓励综合开发经营、营造环境吸引投资等方面,进行了创新实践。
(一)完善沟通协调机制
高效的项目组织领导和管理,是推动PPP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。各地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,一方面,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发挥主观能动性,与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良好沟通,通过设立工作小组、完善联席会议制度,实现多部门通力合作;另一方面,成立工作领导小组,促进PPP模式的落地应用。如青海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了由厅领导负责,投融资、建设等单位参与的PPP工作领导小组,统筹协调、组织推进交通运输行业PPP工作。
(二)强化项目精细管理
各地普遍重视项目前期储备和论证工作。一是对潜在PPP项目认真开展项目识别、项目投资评估论证,组织编制项目的实施方案和物有所值评价、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工作,在方案设计中研究构建完善的合理回报、风险分配、社会资本退出、绩效评价等机制,并充分征求财政、发改等部门意见,确保项目按照PPP模式运作具有较强的实施条件。二是注重与潜在社会资本的充分接洽,为择优遵选合作伙伴以及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,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奠定良好基础。如浙江宁波在推进杭甬高速公路复线宁波段一期工程PPP项目中,先后组织开展过项目推介会和多轮与潜在社会资本洽谈会,在绩效考核目标管控、最低车流量保障设置、收益分配机制、风险分配合理共担机制等重大问题上,充分尊重社会资本方的合理诉求。
(三)鼓励综合开发经营
配套相关政策和资源,激励社会资本在投资交通建设同时,积极实施路衍经济综合开发,深度挖掘高速公路运营服务功能和综合经营能力,通过对收费公路沿线广告、服务区、土地、物流、旅游等业务进行综合开发,不断探索公路与互联网、旅游、物流园区等捆绑新型模式,拓展PPP项目投资回报来源,改善项目财务效益。据统计,2017年四川成渝公司能源销售收入、广告收入、服务区收入之和是通行费收入的82.7%;浙江交通投资集团公司加油站收入、服务区收入是通行费收入的59.3%;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业务(含油品销售、商超和餐饮)收入是通行费收入的35.21%。
(四)营造环境吸引投资
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,新建项目大多经济效益较差,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较弱。为此,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不断探索实施新措施,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。如贵州省采取投资补助、运营期补贴等多种财政支持方式提高项目经济可行性,出台前期工作代办制、征地拆迁包干制等优惠政策,增大项目吸引力;宁波市采用政府特殊股份方式合作,保留对影响公共利益或公共安全的事项决策权,但政府不参与项目公司分红,有效提高了项目的经济可行性;山东省严格落实中央关于民间资本同等待遇等相关政策,明确凡符合经营资质要求的民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,只要满足法定程序和要求,均可进入该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,并与其他资本享有同等待遇;河北省制定了《关于进一步促进交通运输民间投资措施办法》,明确交通运输业全部向民间投资开放,一视同仁,平等对待。